二、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(由市经信局牵头)
深入实施“415X”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,持续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,加快构建杭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。2025年,市财政预算安排24.8亿元,其中,支持五大产业生态圈发展7.4亿元,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3.2亿元,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6.7亿元,落实企业研发费投入补助1.5亿元,推动实施制造业“腾笼换鸟”6亿元。五大产业生态圈相关人才入选人才计划比例不低于60%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以上,新增卓越工程师200名、数字技术工程师800名以上、制造业技能人才2.5万人。
(九)因地制宜布局新质生产力产业赛道。加快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,清单化落实各项具体支持政策。大力发展通用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、人形机器人、类脑智能、合成生物等五大风口潜力产业以及未来网络、先进能源、前沿新材料、商业航天、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产业,争创国家级、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。在工信专项资金中最高统筹安排3000万元,对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择优支持。推动工艺美术、丝绸、茶叶、中药等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与高质量发展,获评省级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的,给予每家3年最高30万元的配套补助。
(十)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增长。在土地、能源等要素配置上,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,在工信专项资金中最高统筹安排3000万元,实行重点专项帮扶,找准问题、对症下药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整车产线投产落地,加大新车型上市推广力度,提高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配套。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,鼓励光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拓展新的应用场景,推进“拓市场降成本降库存”,防范行业风险,提高行业竞争力。
(十一)支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。实施制造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650项,全年累计完成设备更新1万台(套)。优化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领域,更加聚焦支持工业重点行业设备更新的技术改造等项目。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设备更新项目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等政策。运用融资租赁工具支持设备更新。
(十二)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。大力实施企业研发投入补助政策,继续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。鼓励对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5%的企业强化要素保障。健全国有企业科技投入体系,鼓励加大专项研发投入,对关键技术攻关研发经费投入,将利润加回比例提高至150%。按“一企一策”原则,为市属国有企业制定任务书,确保市属国有及重点参股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3个百分点以上。